流淌在诗经里的黄酒:千年前的味道,如今依旧醇香
发布时间:2025-08-22 09:16:34 浏览:33


“陈尊既设,酌醴以载。” 此句出自《诗经・大雅・行苇》,描绘了周代贵族设宴敬宾时,陈列酒尊、斟满甜酒的礼仪场景。

 

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《诗经》不仅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政治与社会,也留下了无数关于饮酒、酿酒的描写和想象。

 

而其中频繁出现的“醴”“酒”,所指的正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黄酒。可以说,有一种酒,是“流淌在诗经里的黄酒”。

 

在那个礼乐制度严谨的时代,黄酒不仅是一种日常饮品,更是礼仪、祭祀、婚嫁、宾客接待中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
 

 

《诗经》中 “酒以成礼” 的文化实践,将谷物酿造的 “清酒”“醴” 融入祭祀、燕飨等礼仪,形成 “酒为礼设,礼以酒成” 的传统,此即后世 “黄酒承载礼仪” 的文化源头。

 

可以说,“流淌在诗经里的黄酒”,承载着远古中国的审美、伦理与人情。

 

从考古发现看,早在商周时期,黄酒的酿造工艺已相当成熟。先民们使用黍米、稻米为原料,辅以天然酒曲,采用低温慢发酵,酿出色泽微黄、酒香浓郁的“醴酒”。

 

在《诗经》的记录中,我们能看到黄酒不仅被视为“清酌”,也频频出现在农耕节令、贵族宴饮中,象征着温情、丰收与团圆。

 

“流淌在诗经里的黄酒”之所以令人着迷,还在于它所传递的生活美学。在那个以自然节律为生活指南的时代,黄酒是一种与四时节气相伴的饮品。

 

春赏新酿、夏饮冰醴、秋尝陈酒、冬煮温黄,这种与时间共生的饮酒方式,构成了中国古人“以酒会天地”的精神表达。

 

如今,站在现代视角回望,我们依然能在一杯黄酒中感受到那穿越千年的文化温度。而这一切的延续与传承,正需要今天的匠人精神来守护。

 

 

忠和黄酒,便以“非遗传承+现代创新”为理念,将《诗经》中记载的黄酒文化注入产品研发与酿造流程之中,致力于复原那份原始而温厚的东方味道。

 

流淌在诗经里的黄酒”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文化的回响。在新时代,它不应仅仅被博物馆陈列或诗词引用,而应重新走进我们的餐桌、生活与情感。它不只是一种酒,更是一种回归传统、连接时间的情感媒介。

 

一杯黄酒,敬远古的诗意,也敬今日的自我。如果你也曾为《诗经》中的“酌醴”动容,不妨开启一次关于黄酒的品味之旅,感受那自千年前流淌而来的醇香。

 

(北京忠和房县生物食品有限公司,成立于2016年,是南水北调工程对口协作项目,是由北京忠和投资5亿元,在湖北房县建立的现代化酿酒基地,致力于传承千年非遗酿造技艺,结合现代科技,打造更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黄酒。)